专家库 校地合作处
  学校主页|管理入口
 
站内搜索:
1 2 3 4
 
专家库 当前位置:首页>>合作动态 >>专家库>>正文

新时代川陕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及其“三农” 问题研究科研创新团队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22年01月04日 文章点击数:22175 【打印】

一、科研团队负责人简介

刘长江,男,中共党员,教授。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现系四川文理学院政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学校第二届教学名师,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则天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达州市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会副会长,达州市文化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多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川陕苏区历史等教学与研究,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多项,主持市厅级项目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先后荣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达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多项应用研究成果得到达州市主要领导签批和相关部门采纳。

二、科研创新团队骨干成员情况(含负责人)

刘长江 学士 教 研究方向乡村文化

孙 杰 学士 教 授 研究方向生态文化

陈熙隆 硕士 教 授 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陈 岗 博士 教 授 研究方向乡村文化

何先成 博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乡村文化

张俊浦 硕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社会治理

蒲小梅 硕士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乡村经济

硕士 研究方向社会治理

三、研究方向及优势

本团队主要承担川陕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及其三农问题研究工作,在川陕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及其三农问题研究、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利用、乡土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研究实力及优势

四、拥有的科研平台

平台名称和性质(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站点等)

平台属性

设立时间

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8.01

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

校级研究中心

2017.06

五、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一)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川陕苏区未刊历史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16XDJ003),主持人,刘长江

2.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川陕苏区妇女运动的历史考察(19FDJB004),主持人,何先成

3.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川陕苏区基层红军口述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18YJC770007),主持人,何先成。

4.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后期资助项目:新时代生态文明观与老区振兴发展研究(SC17H04),主持人,孙杰。

5.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新时代川陕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实践路径研究》(SC18EZD024),主持人,孙杰。

6.四川省社科联基地重大项目:四川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2021-2022),主持人,蒲小梅。
7.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川东革命老区美丽新村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SLQ2018A-05),主持人:刘长江。

8.达州市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达州幸福美丽乡村建设对策研究》(2018年度),主持人:刘长江。

9.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收入来源视角下四川革命老区精准扶贫问题研究(2018-2020),主持人,蒲小梅。

10.达州市社科联自筹项目:新发展阶段达州市农村居民多维相对贫困识别与治理研究(2021),主持人,蒲小梅。

11.四川省教育厅项目(编号:17SB0448):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教育推进策略研究(2017-2019),主持人,张俊浦。

12.天府老龄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编号:TFLLCY1902):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2019-2021),主持人,张俊浦。

13.达州市2021社科规划项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达州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主持人,张俊浦。

(二)校地合作创新性成果及论著发表情况

近年来,新时代川陕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及其“三农”问题研究科研创新团队立足达州,服务达州,紧扣达州“6+3”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与达州市民政局、达州市委组织部、达州市公安局等单位展开合作,经过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1.团队负责人刘长江教授主持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的结题成果《川陕苏区历史亲历者调访资料收集整理》(SLQ2017A-06)(参与人何先成、陈显川、刘益君等),得到了达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通川区委书记杜海洋的签批。

2.团队负责人刘长江教授主持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的结题成果《乡村振兴战略下达州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对策研究》得到达州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王全兴同志的签批。

3.2018年11月7日, 团队成员孙杰教授撰写的研究报告《川陕革命老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获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达州市委书记包惠肯定性批示。

4.2020年11月26日,团队成员孙杰教授撰写的研究报告《探析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及策略》获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达州市委书记包惠肯定性批示。

5.2018年10月22日,团队成员孙杰教授撰写的研究报告《生态文化视域下老区振兴发展研究》, 获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胥健批示。

6.2019年7月3日,团队成员孙杰教授与陈岗教授共同撰写的研究报告地方高校精准扶贫四川革命老区的经验与启示》以四川文理学院精准帮扶达州万源市为例。该研究成果被达州市副市长王全兴肯定性批示。

7.团队成员何先成博士的科研论文《川陕苏区妇女运动中的政治动员路径及效应》荣获巴中市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8.团队成员何先成博士主持完成的《川陕苏区基层红军口述史料搜集整理报告》(2019年11月18日),获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包惠同志签批。

9.团队成员何先成博士主持完成的《新时代川东北革命老区推进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2020年4月23日),获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包惠同志签批。

10.团队成员张俊浦副教授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制约因素及出路研究》获达州市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1.团队成员张岚老师同达州市委组织部合作,参与完成《达州市朝阳街道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状研究报告》。

12.团队成员张岚老师同达州市公安局合作,参与完成《达州市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报告》。

以上成果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篇,出版专著3部。

论文:

[1]刘长江.《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策研究—以四川革命老区D市为例》,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9(1)。

[2]何先成.川陕苏区妇女运动中的政治动员路径及效应[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20(4)。

[3]蒲小梅.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协同发展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5).

[4]蒲小梅.新时代达州市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0(6).

[5]蒲小梅.新常态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及其五大经济区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2).

[6]Junpu ZHANG.Dilemma and Path for Rural Mutual Aid Elderly Care Model in Underdeveloped Areas——A Case Study of Dazhou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9(1)

[7]Junpu ZHANG.The Predicament of Rur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9(11)

[8]张俊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20)  (北大核心)

[9]张俊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老年教育多元化发展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 2019(02)(人文核心扩展)

专著:

[1]孙杰,《生态文化与老区振兴发展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年。此著作于2021年获达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2] 孙杰,《探析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及策略》[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出版,2020年。

[3]蒲小梅,《川陕革命老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年。

版权所有:四川文理学校地合作处
办公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中段519号(莲湖校区)
邮政编码:635000
微信